曾多次被传出赴港IPO的物美或将以股东的身份出现在A股市场。9月11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金融”)申请A股上市获批,并或将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这家公司17.26%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同时马上金融第一大股东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也与物美有所关联。
马上金融申请A股上市获得重庆银保监局批复称,原则上同意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此事背后,物美将成为大赢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马上金融成为A股消费金融第一股的背后,物美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天眼查APP显示,马上金融第一大股东为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1.06%;第二大股东为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9.51%;第三大股东为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26%。
值得注意的是,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仅直接持有马上金融公司17.26%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同时还持有第一大股东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重庆商社45%的股份。今年3月,在重庆商社集团人事调整后,张文中也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
据了解,去年6月,物美控股集团、步步高投资集团分别与重庆市国资委和重庆商社集团正式签署《增资协议》,将分别以70.75和15.72亿元现金入股商社集团。增资完成后,重庆商社股权结构变更为重庆市国资委持股45%、天津物美持股45%、步步高零售持股10%,并于2020年3月24日完成正式股权转让,此后物美也间接持有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
马上金融是国内首家启动A股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背后的大股东物美,作为一家区域型零售企业,为何会布局金融业务?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金融类业务投资获利已经占物美净利润的23.5%。
对于物美投资消费金融板块,在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看来,从逻辑上来讲是成立的。所谓消费金融其实是主要是面向消费者。
“零售产业集团主要是在于手里有大量消费数据和资源,以此为基础来发展消费金融,是一个很顺的逻辑。就像现在看到京东,同样是零售业务发展到京东金融业务”,文志宏说。
资料显示,物美持有泰康人寿9.22%股权、河北融资租赁公司11.48%股权。其中,马上金融带来1.47亿元净利润,泰康人寿、河北融资租赁公司在2019年分别为物美集团贡献了3.7亿元、0.42亿元现金红利收益,共占物美净利润的23.5%。
“上市与否对物美除了投资回报,还可以实现因上市募资增强实力后,反哺合作业务。”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消费金融对于消费零售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利用入股牌照企业,可以无缝对接相关业务,对于消费金融企业而言,有零售企业作为股东也容易低成本获客。
事实上,物美此前曾多次传出将赴港IPO的消息。今年5月,有消息称,物美集团计划明年在港IPO,拟集资10亿至20亿美元(合约78亿至155亿港元)。
物美当时曾迅速公开回应。物美副总裁张正洋在531物美感恩季活动上表示,公司现金流充裕,财务健康,为了推进物美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化发展,不排除寻找资金的支持,以及在资本结构上做出新的尝试。
尽管在这次公开回应中物美表示现金流充裕。但在业内看来,物美在大肆收购后,需要进行外部资金补充、缓解流动性紧张。据界面新闻报道称,一位离职的物美人士表示,去年物美曾在内部提及的计划3年之内上市,现在突然加速了,可能是频繁收购导致资金需求变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创始人张文中回归后,物美再次开启频繁的并购。仅2018年至今,包括此番收购麦德龙中国在内,物美在收购方面已经花费超150亿元——此前拿下百安居的14亿,收购乐天玛特14.2亿,入股重百的27亿,加上此次收购麦德龙中国费用预计在15-20亿欧元(约合117亿-157亿元人民币)左右,收购金额预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同时,也使物美的负债规模极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物美集团总负债分别为303.58亿元、301.73亿元、332.16亿元和407.10亿元。同期,物美集团资产总额分别为548.74亿元、566.41亿元、613.86亿元和734.98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其负债合计达到472.2亿元,同比增长30.21%。
“马上金融的上市对于物美赴港IPO是有帮助的,因为马上金融成功上市之后意味着物美持有的股权估值价值也会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有帮助的。”文志宏表示,尽管物美作为马上金融的股东,但毕竟物美本身可以定位为零售或者科技企业,那么金融可以作为另一个板块。所以马上金融单独上市并不影响物美另外的资产、产业去独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