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10强重新洗牌这家净利润暴增1512%闯进前三

2025-04-23 07:56:07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消费金融这两年太不容易了,自从2019年底开启严监管模式后,又紧接着遭遇了连续一年多的全球新冠疫情波及。

  这次行业前十名的净利润增幅都非常大,尤其是中邮增幅超过1512%,不值得大惊小怪,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疫情不可抗力造成了行业整体净利润不正常下滑,让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幅看起来很“妖”。

  结合前几年数据变化趋势来看,今年消费金融行业净利润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是个别机构和业务模式的赚钱指数比较突出。

  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前三名是招联、马上和兴业消金,分别是73.9亿元、46.24亿元和38.69亿元,净利润前三名是招联、兴业、中邮,分别是15.42亿元、10.2亿元、7.9亿元。

  据松子同学了解的数据测算,今年6月底,招联、兴业消金的ROA分别约为0.65%、1.06%。兴业消金这几年的数据是真的好看,回头有空单独捋一篇来分析。

  这么一比,招联消金和兴业消金的赚钱能力就比较稳定突出了,就这两家的净利润和贷款余额不管什么环境下都基本一直在涨。

  按照消费金融频道的测算:招联2021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20.57亿元,付息负债主要分为拆入资金1039.44亿元和应付债券124.8亿元,估算可得出招联的负债成本仅为3.53%。

  在支付宝的流量和的低成本资金持续加持下,招联还是那个熟悉的招联,每年的业绩几乎都按照刚好的节奏往前走,成了行业新的老大哥。

  中银消金今年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大涨426.73%,一方面是中银熬过了2018年的风险考验之后开始盈利能力出现明显回升,一方面也是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到了1.01亿元。

  2016-2020年,中银消金的净利润分别为:5.37亿元、13.75亿元、5.59亿元、6.59亿元、4.55亿元,最近5年业绩波动还是比较大,今年末看样子有希望重回净利润「10亿俱乐部」。

  黑马赛道重新点兵,中原消金这两年在新股东的鞭策下也跑得很快,要知道一年前其余额还不到160亿元,今年六月底已经突破225亿元。

  今年哈银消金、杭银消金在前十强中表现可圈可点,这两家的贷款余额在十强中也是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年底增幅都达到了近30%。

  来看看十强的特点:早期吃过线下流量红利的、线上消费贷业务跑得早的、股东有钱任性的、自营业务能力建设得积极的、搞到流量的。

  我这次给消金公司十强排名,没有把平安消费金融这种“外挂”选手算上,它的半年报数据我暂时还没找到,而且它们有平安普惠这个中国的零售金融“大礼包”,非要跟在座的各位比,多少显得有点不公平。

  消费金融十强中,今年最新的增长黑马要属哈银消金和杭银消金,这两家公司刚好都先后获得了互联网巨头、的加持。

  有消息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哈银消金管理贷款余额超过160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约50%。而据最新了解,哈银消金截至目前的最新管理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190亿元。

  去年底自从新任总裁谢云立加入之后,哈银消金的业务一直处在快速的变革中,打法稳健,业绩表现突出。

  今年以来,哈银消金自营业务布局明显加快,升级了自营品牌「哈哈贷」,日前刚刚完成新版哈银消金APP、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的自营产品矩阵重构上线。

  疫情限制了线下场景渠道的流量,在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降息的政策趋势非常明显地挤压了场景金融的生存空间。

  当然,作为唯一一家纯外资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缩量的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但这同样不能否认,捷信转型阵痛,代表的是传统金融的人海战术,在新兴金融市场环境里的式微。

  曾经的“狼性代表”马上消金,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罕见地收缩了余额规模。这几年马上的贷款余额高峰,在公开可查的资料中出现在2019年9月的566.4亿元,2021年6月末马上发放贷款与垫款的余额约为517.93亿元。

  相反,背靠、靠线下大额业务起飞的兴业消金跑了这几年,在线下大额市场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渐渐超越捷信、追赶马上。

  看了消费金融行业这五年,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此刻的荣耀和困局都是此刻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谁是市场的主角。

  蚂蚁、平安这两个带着中国零售金融资产大礼包的消金公司就在转角了,还有更多大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在路上。

  有些人有持牌金融机构永远不会关门的想法,这很危险。不惹事市场也会淘汰你,惹事...你看现在连资产规模5000亿的银行也能快速清退。

上一篇:监管趋严 消费金融行业挑战不断
下一篇:知名网贷平台被监管通报 消费金融公司合规经营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