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察觉缺陷、敢于正视问题,以处理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是要察觉缺陷。察觉缺陷,既要强化理论武装,把政治站位提高、把思想方法搞对,也要俯下身子沉入一线,将问题走实走深走透。发现问题不可有“道听途说”“纸上谈兵”的主观主义;不可有“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不可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官僚主义,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不是空想得来的,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发现掌握问题情况。
有问题、有矛盾,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直面问题,既是对发现问题负责,也为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铺垫。只有敢于直面问题、发现不足、克服缺点,才能更好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推进工作顺顺利利地进行;不回避是直面问题的基础要求,唯有不掩饰、不遮盖,在正视问题、处理问题中实现自我突破、创新发展,具有迎接各种难题的强大勇气、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心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品格,才能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不断取得各项事业发展新成就。
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刚开始都可能是“冰山一角”,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就要有把问题“摸清”“吃透”的态度和能力,在正视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摸清”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掌握的情况深入查核、反复比对、多方求证,把真实的信息、客观的资料和可信的情况归纳筛选、总结提炼出来。“吃透”就要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刨根问底,透过现象找准抓住根源,从源头上找症结。对暂时无法研究透彻的问题,也应保持动态跟踪和继续研究的姿态,不断的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处理问题做好准备。
解决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所在。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而是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有没有把问题解决好。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深挖根源、检视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举措,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问题的变化永无止境,调查研究也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应该相信,只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开展新的调查研究,把握好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把每一阶段工作落到实处,就一定能解决好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更高台阶。(杨嘉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