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个载体” 用活方志资源

2025-04-21 08:30:34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今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文化思想。习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方志是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保证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当好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弘扬者。

  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南宁市方志办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汇聚起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担负起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创新用志理念、拓宽用志渠道、强化用志服务,依托“凝聚‘志’力量 弘扬‘邕’文化”的党建品牌,打造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五个载体”,在守正创新中推动南宁方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南宁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推进南宁文化建设作出“志”力贡献。

  以开展方志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用活方志资源。市方志办把“修志为用”作为地方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深入开展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料优势,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更加广泛、更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市方志办开展方志文化“六进”活动16次,向全市党政机关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结对共建社区、部队军营等赠送《南宁市志》《南宁年鉴》《南宁开埠百年》《南宁百年图录》《南宁地情手册》等地方志和地情书籍近千册,让南宁市的优秀地方志文化成果走下“高阁”、走出“深闺”,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了解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丰富群众在地方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发挥地方志“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社会价值。

  以设立“方志驿站”为载体,建强用志阵地。市方志办提升服务意识,科学谋划、精准选点,在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设立南宁市首个“方志驿站”,在南宁学院设立首个高校“方志驿站”,在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设立首个中学“方志驿站”,在隆安县布泉乡兴隆村农荷屯永高书院设立首个农村“方志驿站”,在青秀区图书馆邕州书院馆设立首个由自治区、市、城区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共建的“方志驿站”,陈列展示《南宁府志》《南宁市志》《南宁百科全书》等地方志、地情文献,打造成为集地方文献收藏、地情展示、地情服务、地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不同群体提供可集中、便捷了解地方志资料的场所,打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拓宽人们了解南宁历史、认识南宁地情、熟悉南宁发展的渠道。

  以建设“图书馆方志分馆”为载体,拓宽服务渠道。市方志办立足解决群众查阅地方志资料难的问题,提出整合资源优势、构建“文化联盟”的思路,突破分属不同管理体制机制部门之间的“藩篱”,为不同文化单位之间如何联动共同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新的实践方向。9月,市方志办与市图书馆秉承“开放办志、开放办馆、资源共享、科学发展”共建原则,携手合作建设南宁市图书馆方志分馆,将1.18万册地方志资料电子化录入市图书馆馆藏系统,加入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构建起“馆馆服务”新模式,并列入2023年度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项目来推进,开启南宁市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新进程,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全民读志、用志氛围。

  以组建“方志文化宣讲队”为载体,讲好南宁故事。市方志办致力于写好“邕”文化宣传文章,组建了一支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懂修志、会用志、能宣讲的南宁市方志文化宣讲队,通过挖掘南宁古籍文献丛书、《南宁府志》、《南宁市志》、《南宁通史》等史志记载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策划南宁市历史沿革、建置来历、自然资源、历史名人、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重点选题,开发“方志里的南宁——南宁名称来由与南宁城”“志说南宁——从探寻历史文脉中凝聚奋进力量”“南宁历史概要”等一系列宣讲南宁历史的精品课程,以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形式展示南宁历史文化底蕴,依托“方志驿站”阵地,走进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学院、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南宁市委党校等院校开展宣讲活动6次,服务群众5000多人次,引导、带动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和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本地历史认识“何以南宁”,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探寻南宁历史文脉的兴趣,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

  以制作“方志南宁小故事”系列作品为载体,传播南宁历史。市方志办着眼新时代新趋势,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单一的宣传渠道,充分凝聚、发挥方志干部队伍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全方面、立体化方志文化矩阵。今年5月以来,市方志办精心策划选题,从丰富的地方志史料里选取“小切口”“小故事”,挖掘、整理地方志中蕴含的优秀历史文化知识,设置“方志南宁小故事”栏目和“邕有乡情”栏目,自编、自导、、自剪、自配音制作了《南宁有多少个那马》《横州伏波庙:享誉桂南的千年古庙》《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宾阳县古辣镇蔡村》《中国传统村落: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等一系列文化视频作品,设立“志说南宁”栏目,刊发《苏缄与邕城城隍庙》《狄青与望仙坡》《韦氏兄弟与岭南第一碑》等一系列历史小故事,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文章讲述南宁历史,在“方志南宁”“南宁发布”“南宁旅游”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播放,点击阅读量逐步攀升,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南宁历史和南宁地情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市方志办将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提高能力,积极传播富有中华文化、南宁精神的文化产品,讲好南宁故事、传播好南宁声音、树立好南宁形象,让方志文化“活起来”、让南宁形象“立起来”、让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热起来”,推动首府南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上一篇:创业孵化载体发展的新趋势——从创业服务到创新生态构建
下一篇:康养旅游体系构建与开发路径:4大格局、3大模式、5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