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上海各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把“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由上海发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节目正在播出。今天的访谈来到浦东新区,看“四百大走访”如何走出新气象,拓展新思路?
特色产业园区是浦东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空间。目前,浦东拥有16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和15个区级特色产业园区,园区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面积约64.6平方公里。31个园区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金桥高端制造新材料园2家园区营收突破千亿级,17家园区营收为百亿级。为加快推进浦东特色产业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完善特色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逐渐增强对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浦东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有什么创新举措?如何孵化更多“树苗”“火种”?来看看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怎么说↓
1. “工业上楼”是浦东新区高效利用存量产业用地、提高经济密度的重要举措
“工业上楼”是将传统的平面工厂转移到多层乃至高层楼宇中的一种新模式,一般容积率要达到3.0以上,工厂高度要大于24米,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
首先,“工业上楼”是在土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拓展产业空间的必然选择。产业用地现在的大方向是减量化,产业用地会慢慢的稀缺,但我们还需要发展产业,怎么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天空”要空间,提高容积率,把平面的工厂变成“立体工厂”乃至“摩天工厂”,以此拓展产业空间。
其次,“工业上楼”也契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现在我们有一些先进制造业已经脱离了传统工业对大设备、大空间的依赖,特别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的设备和产品,大多都比较轻比较小,这一趋势也为“工业上楼”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三,“工业上楼”也符合创新型公司发展的内在需求。不同于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更需要研发、制造、销售、培训、展示等复合功能。“工业上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在一幢楼里实现这些功能的物理整合,促进企业内部各类生产管理要素的化学反应,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浦东目前已梳理储备“工业上楼”项目61个,总投资近600亿元,今年已经开工建设27个项目,容积率最高达到4.0。
2. 浦东计划到2025年培育10家“高峰”孵化器、100家“高原”孵化器,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高质量孵化器建设
浦东很注重本地创新产业的内生动力,把本土的小企业培育成大企业、把本土的原创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孵化器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创业空间,还能为创新公司可以提供集成化的优质营商环境。
浦东集聚了“创新型孵化器、科技公司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孵化载体。目前,浦东共有创新型孵化器194家,孵化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其中市级及以上科技公司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94家,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39家。截至2022年底,创新型孵化器里的在孵企业和团队3870个,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
今年,浦东制定了《浦东新区孵化载体全链升级高峰高原计划》,计划到2025年培育10家“高峰”孵化器(即高质量孵化器)、100家“高原”孵化器;孵化培育硬核科技公司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200家。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一是做实专业孵化,引导孵化器聚焦硬科技细致划分领域,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专业孵化器。二是做优超前孵化,打造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院所成果转移工作站等超前孵化新型载体,鼓励孵化器从论文和科学家入手,引领孵化服务从“选育项目”迈向“创造项目”。三是做强国资孵化,推动孵化器和国资创投体系密切联动,支持国资主体为孵化提供更多空间、资金、服务上的支持,深度参与投资孵化,持续赋能科技创新。
创新从创意到现实、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过程中,浦东可以为公司可以提供全链条的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未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浦东新区充分的发挥国资创投的作用,推动国资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为规模小但潜力大的创新企业保留“星星之火”。
今年浦东在国资创投上进一步发力,制定出台了完善浦东创投体系建设的“1+2”制度文件,包括《关于加强完善浦东新区创投体系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区属国资国企助力建设浦东新区创投体系的若干措施》《关于浦东新区支持创投企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机构方面,推动浦东投控集团转型成为浦东创投集团,打造浦东国资创投主平台,并且支持张江、金桥等园区研发企业发挥自身对园区产业发展较为熟悉的优势,加大创新投资和产业投资的力度。基金方面,引领区基金已进入实质化运作,设立国方、国君、海通、海望四支引导母基金,总规模222亿元,其中引领区基金出资38亿元,四支引导母基金未来三年预计形成1000亿元的子基金群。目标是到2025年底,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创投体系基金规模达到400亿元,撬动各类基金规模达到4000亿元。到2030年底,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创投体系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撬动各类基金规模达到10000亿元。
另外,企业在产品研制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场景去进行产品验证来进一步改善质量,或进行示范应用来打响品牌,而这些对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很高。比如,创新药械从实验室到市场,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生产,还要过两大关,都与医院有关。今年浦东针对这一痛点,用好高水平医院多的资源优势,重点抓了医产融合工作。一是推动医院与企业组织合作研发,支持创新药械到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二是支持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发布《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和《重点工业公司产品推荐目录》。目前,浦东正推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各类公司可以提供产品验证、示范应用的机会,助力新产品登上大舞台、小企业开拓大市场。
今年浦东发布 “1+1+N”人才政策体系,包括1份人才发展的实施建议,1份三年行动计划和首批11个专项政策,推出“明珠计划”计划三年遴选2000名以上明珠人才,今年已遴选产生首批800余名入选者。在浦东,各类人才我们的政策都全方面覆盖、全面支持,计划三年拿出18亿元真金白银来全方位支持人才在浦东安居乐业。浦东要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成就梦想的大舞台。
青年人才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住房。张江的纳什国际社区,是科学城标志性的人才居住项目,它的名字取自成语“招贤纳士”,它是全市首个“只租不售”住房项目,目前社区租金不到周边房租的九成。项目分三期建设,总共可以为科学城的各类人才提供约4000套租赁住宅。项目一期去年1月投入运营,目前已经入住1250人(其中家庭占40%、单人占60%)。项目二期已于今年7月投用,三期将于明年7月投用。目前,社区主要居住的是年轻人,一期、二期40岁以下住户约占70%,住户大多就职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公司。这里还将建设4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涵盖菜场、商场、文体、医疗等服务设施,投入运营后将为社区及周边1.5公里范围内约5万人提供餐饮、零售和各类生活服务。
截至今年12月,浦东已完成筹措人才安居房源9.75万套,全方面覆盖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等产业集聚区域。到“十四五”期末,浦东计划筹措各类人才安居房源14万套。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人才租房给予补贴,目前浦东两轮租房补贴累计受益人才超过2万人,累计发放租房补贴超4亿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