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初期的体制改革,到应用研发机构转制和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到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海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载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为响应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上海自2003年起开始构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平台涵盖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享等多个角度,服务于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主体。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家就在研究和开发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做了探索。1997年上海市设立了仪器网络,收录各类仪器100余件。这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为后来更大规模的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2002年开始实施科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2003年“一网两库”真正开始启动。“一网”指大型科学仪器及重要科研设施协作共用服务网,“两库”是指国际技术标准数据库、科技信息和基础数据库。同年,上海出台《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打造上海的科研公共服务平台。
2004年,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04-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同年,为贯彻落实该纲要,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覆盖整个创新创业流程的综合研发服务平台,它包括: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享,资源条件保障等十个子系统。
2005年11月,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作为负责全方面推进“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与管理的专门工作机构,是上海市科委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8年5月,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市科技人才中心整合,组建了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2019年10月,增设了上海市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中心,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也被纳入到研发公共服务的资源范畴,中心工作职能和服务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上海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体现了从单一的生物医学孵化平台到多元化、综合性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的转变。通过构建专业平台、改革科研机构、成立创新联盟等手段,不仅解决了特定行业和区域的创新难题,还通过系统性改革和跨区域合作,促进了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优化,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2004年,张江率先建立了国内首个专业的生物医学孵化及公共试验平台。2007年12月,“药谷”平台获得了科技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孵化服务,并于当年获得了中国认证机构CNAS的认证。“药谷”的核心是为张江科学城内的中小微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从原料药检测、新药临床前研发,到重大仪器的共享,以及与其它制药外包服务商(CRO)等多个领域的一体化服务。
2009年,上海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 见》。《意见》提出,结合已有的具有较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共性技术探讨研究基础,建立研究基地,转制研发机构可以申报成立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或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在共性研发技术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和明显的工业技术服务能力的转制研发机构,可以提出总体改革的请求,将研发、专业方面技术服务等职能与产品生产职能相分离,按照研发服务功能,将其整合成“新型研发机构”。
2019年,为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领域存在的技术空白和市场不足问题,推动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上海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功能型平台、创新研究院等各类新型创新载体等。
上海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经历从单一试点到全面推广,再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大概能分成两个阶段。一是2009年至2019年,以企业、社会组织等形式,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海陆续开展新型科研院所改革试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等。二是2019年至今。2019年,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科技部出台《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2012年,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定位于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科研机构的特点,产业技术研究院更看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强化市场导向、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及在特定产业或技术领域内开展应用导向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强调开放创新,不设围墙,对外开放创新资源,吸引社会多方参与,旨在服务产业、促进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
2018年,《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政策出台,旨在为产业链的创新驱动及核心产品的研发提供强大支撑。目前,上海各部门联合已经成立了17个功能平台,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一代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9大产业。
2023年,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共职能,上海市科委、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5年前,要建成20所具有国际声誉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此外,计划引导社会资产金额的投入建设200所新型研发机构。同时,出台《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新型研发机构经考核后按照考核等级给予相应资助。
上海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广泛的行业覆盖、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以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引领作用,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践探索。这些联盟不仅加速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还促进了产业生态的优化,对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0年,为了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方案》,上海市出台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快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与发展,并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2010年,上海市科技合作联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2个联盟被纳入“上海科技合作联盟”。2011年,依托22个行业联盟,成立了“上海汽车联网和汽车信息服务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0个行业联盟,拟开展试点工作。
上海在构建创新联合体方面的努力不仅遵循了国家的政策导向,还紧密结合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案,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层次地融合,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5月,习在两院院士大会和全国科协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快构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2021 年12月,“创新联合体”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确立了创新联合体的法律地位。2023年5月,科技部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工作会商会议中提到要“组建国家级创新联合体”。这表明国家在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上迈出了更加实质性的一步。
近年来,上海从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生态营造三方面,引导和支持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与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的联动协同,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2022年,上海市结合临港新片区实际,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
本文是《上海协同创新政策演进及演化研究》一文的部分内容,该文刊载于《上海经济》2024年第3期。周荣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同济大学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吴寿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