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发展新趋势:告别旧模式迎接新变革

2025-04-12 08:26:28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对于园区的开发商和运营商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招商难,留商更难” 成为了萦绕在大家心头的共同难题。企业都去哪儿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经济逻辑。

  事实上,企业并未消失,老板们也依旧坚守,但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厂房和办公室的需求发生了显著改变。国内经济大循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到阻碍,企业经营愈发艰难,纷纷采取 “拼盘” 或瘦身策略以应对危机。这与过去高歌猛进的园区建设形成了鲜明反差,也促使各大园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面对一系列不可改变的趋势。

  曾经,园区 “二房东” 模式凭借其低买高卖的租金差获利方式,在市场上风靡一时 。然而,随市场环境的持续低迷,这一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今,新园区项目的运营权获取难度大增,而那些早已入局的园区二房东们,也大多处境堪忧。

  二房东模式得以长期维持的关键,在于可以获取足够高的租金利润。而这又依赖于获取项目的低成本、可控的园区改造升级投资,以及持续向好的产业经济环境。但近年来,尤其是 2023 - 2024 年,市场形势急转直下。曾经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变得微不足道。与此同时,园区改造投入不断攀升,运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业主或政府的招商预期却慢慢的升高。而市场的严峻形势又迫使物业租金一降再降,让二房东们几乎无路可退。

  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时期,大量投资商仅凭 “二房东” 思维模式进入园区市场,在尚未真正掌握园区招商运营关键要点时,便轻易挣到了第一桶金。这使他们信心过度膨胀,开始大规模收购园区物业,高调投入改造。然而,如今他们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可以说,园区二房东的 “狂欢” 时代或许已逝去。对那些只有少数实力和丰富产业资源的投资商,我们提议切勿轻易涉足园区 “二房东” 领域。

  园区的主要收益来源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同开发背景的园区,盈利模式也各有差异。但在过去一年,大多数园区运营商都深刻认识到,依靠传统的园区出租、单纯收取租金的方式,已经很难实现盈利。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园区为了留住老客户,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甚至一降再降。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该走的企业依旧留不住,不想来的企业还是不愿入驻。究其原因,企业对园区空间的 “刚需” 明显降低,传统的租金策略已无法改变这一趋势。

  园区租金收益不断被挤压,出租率长期在低位徘徊,而运营成本却不降反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园区靠租金赚钱的时代还能持续多久,实在令人堪忧 。

  在过去的两年里,民营产业地产开发商纷纷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究其根源,是传统的民营产业地产开发模式已难以支撑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地产领域,一直存在着 “血统” 论,即项目开发商或运营商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模式。民营产业地产开发商起初进入这个行业时,大多抱着快速盈利的心态。在十多年前各地产业园区蒸蒸日上的时期,他们如鱼得水,凭借各种方式赢得各地政府的信任,四处圈地建设园区。通过产业地产模式,将销售、招商与资本运营相结合,一度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甚至让当地国企都难以望其项背。在国内许多地区,不少知名园区都是由民企建设和运营的。

  但时过境迁,近三年来情况出现了巨大变化。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开发方式,引发了诸多问题,不仅未能实现当初承诺的招商目标,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抽干了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留下了诸多隐患。

  近年来,国企和政府园区运营商强势崛起,其背景优势逐渐凸显。截至 2024 年,在一、二线城市产业园区的投资开发市场中,政府平台和国企开发商已成为主角,且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尤其是在产业新城的投资建设方面,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经过市场的不断洗礼,如今国内能从政府手中拿到一手工业用地的民企开发商已寥寥无几,民企开发商的投资建设总量占比也持续下降。可以说,曾经风光一时的民企开发商,优秀者正在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落伍者则在试图转行,一个时代就此宣告结束。

  一个时代的落幕,往往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市场永远充满机遇,但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把握。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无论是作为二房东还是开发商,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

  在未来的产业园区市场中,民企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在园区运营服务方面做创新,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以提升园区的竞争力;热情参加产业投资,与入园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关注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总之,2025 年的产业园区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无限可能。民企只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

上一篇:合肥公交构建运营新模式环境谷场景出炉
下一篇:最新!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19个项目团体开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