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件: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对台工作两岸一家亲思想、融合发展、不断增进吉台两地民众心灵契合,快速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等重要思想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加快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建设,依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江西)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赣府字〔2020〕69号)的要求,结合吉安产业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其主要目的:围绕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聚区、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按照全省打造电子信息及新型光电万亿级产业布局,依托吉泰走廊和高铁经济带建设,在吉安列为国家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的基础上,将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承接地建设成两岸产业合作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示范区、两岸企业深度合作及台湾青年来吉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江西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和承接沿海地区台资企业转移的聚集地,为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赣台两地各领域交流交往、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贡献力量。
强化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影响力和吸纳力,围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聚焦半导体照明(LED)、智能硬件、智能终端三大集群,着力培育生物医药大健康、新型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3大新兴起的产业,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的潜在能力大的台资企业落户,促进赣台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对台引资引智引技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产业合作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突出,服务功能更完善,台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产业园两年内新落地台资项目不少于5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每年新增3家以上台资企业(机构、团队)入驻,每年组织50名台湾青年到基地实习就业创业,开展交流活动。到2025年,产业合作区内台资公司数达到30家,台资企业产值约40亿元,实际进资达到35亿元,围绕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吸引到园区及基地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250名以上。推动400余名台湾青年到产业合作区交流。到2035年,产业合作区内台资公司数达到60家,台资企业产值约80亿元,实际进资达到90亿元,与台湾地区各领域交流交往更加常态化、制度化,赣台经济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1.凝聚建设合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从“两岸一家亲、心灵契合、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和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为关键,加强氛围宣传、强化交流交往为途径,提升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为重点,不断的提高适应台资公司发展的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和服务环境。
2.完善规划布局。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协作、科学决策的基础要求,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园区按计划推进,建得起来,招得进台商。着眼区域内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其他主导产业实际,围绕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进行产业规划布局,不断形成推动产业、企业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有效提升台资企业进入园区后的市场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3.推动产业集聚。充分的发挥我市区位、资源和环境的优势,把握台资企业产业升级的趋势和投资动态,确定主攻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产业园及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每年开展一次针对台资的集中招商推介活动,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与台商的对接、交流工作。青原产业园,依托井冈山大学加强与台湾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研发中心、青创基地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都市型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示范区;富滩产业园重点与台湾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保健品、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产业开展合作,着力打造成为产业、科技和生态融合发展的龙头带动区。在近三年内,重点引进2-3家规模比较大,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产业集群效应。
4.提升平台承载能力。不断丰富井冈山经开区“国家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的内涵,支持和鼓励实施园中园建设,打造各具产业特色的台资产业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继续加大园区及就业创业基地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建设;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建设实际,切实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基础设施水平,逐步的提升园区及就业创业基地对台资的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奠定产业发展坚实基础,为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5.完善多层次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本省人才政策,大力实施“庐陵英才”计划,T类人才政策和“双百计划”。结合海峡两岸产业园建设的实际,整合优化各类人才政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青年、技术人才、研发团队到产业合作区及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就业创业。着力构建以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培训体系,鼓励两地有关青年社团、高等院校、创业协会等组织交流合作,缔结友好,建立互访互学机制,为更多的台资企业入驻产业园及就业创业基地,招引到更多的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结构符合常理的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6.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降成本、优环境”工作力度,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进一步创新入驻园区企业服务的便捷、规范、高效的服务流程,加强对入住园区企业招聘的高级人员和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调转、落户、子女学习、就医和台湾居民融入社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加大对台资企业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断推进法治环境的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强中央“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和“江西惠台60条”等系列惠企利民政策宣传,凝聚“用足用活”政策的政企合力,形成“用足用活”政策的良好氛围。
7.加大金融扶助力度。健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台资企业“三位一体”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园区台资企业在专项资金、担保服务、利率优惠上予以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对园区台资企业的贷款管理模式,开发对台贷款产品;推广应用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银企线上对接常态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和支持优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资金入股发展前途好、安全系数高的园区台资企业,大力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题。
8.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主动对接广东、福建、江苏等台资集中地的台协会,并加强与岛内具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沟通和交流,积极接受辐射带动,承接科技、人才资源等领域的溢出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吉安庐陵文化资源,加强吉台两地青年交流交往,不断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对吉安的了解,逐渐完备台湾青年在吉安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为台湾青年在产业园及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服务。注重园区形象宣传,借力开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赣台会、农业恳谈会等各类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先进人物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提升产业园的影响力。
1.组织保障。成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台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井开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产业园各项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分工,密切配合,集成配置各类有效服务手段和服务资源,集中力量,加强对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和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负责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建设的日常运用、管理、考核、统计和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
2.政策保障。建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产业园及青创基地工作汇报,定期研究解决产业园建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让台商朋友充分了解政策、利用政策,增强发展信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出台的惠台政策,实施因产业而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奖补台资企业,助推他们发展壮大。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对台资企业的用地、税费给予同等优先政策。
3.机制保障。建立专家咨询小组,聘请专家、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等组成咨询小组,在项目引进、规划制订、产业布局、项目论证、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建立联合精准招商引智小组,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针对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重点项目开展定点招商招才,定点跟踪服务,力争台企入园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主办: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吉安市大数据中心地址:吉安市城南行政中心